从“最多跑一次”到“最好不要跑”“万事通”APP9月上线

adminadmin 2024-12-01 177 阅读

疏通痛点堵点,不让群众跑“冤枉路、繁琐路、伤心路”,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作为“放管服”改革的第一标尺。

2018年以来,我市以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为“牛鼻子”,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决心和勇气,聚焦群众反映最强烈、最渴望解决、最难办的突出问题,为群众提供“店小二”式服务,变“群众跑”为“干部跑”和“数据跑”,在此过程中,“最多跑一次”找到了改革落地的“通关卡”,也“跑出”了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
开店像网购一样方便

6月26日,准备在天元区美的城附近开餐馆的何先生,刚刚拿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张营业执照。他笑着说,“我是第一次开餐馆,本来啥也不懂,打完咨询电话后,两天前把材料交到‘一件事一次办’窗口,今天就来取证了,之后还要去拿同时办下来的食品药品经营许可证。”

去年,我市推进“最多跑一次”商事登记领域“证照联办”改革,在全省首推商事登记只办“一件事”。原本起码需要在工商、环保、食药监等部门来回跑,等待30个工作日才能办下来的事,如今浓缩在市民中心的一个窗口内,实现“一套受理资料、一个联办系统、一窗受理出件”,最快两天办结。

经反复论证调研,我市将企业开办必备环节精简为企业登记、印章刻制、发票申领3个环节,实现了开办企业“三天即办结”,比国务院要求的8.5个工作日办结减少了5.5个工作日,全省企业开办时限最短。

株洲商事登记领域改革正在向纵深不断推进,目前已覆盖28项、涉及13个部门的开办企业“一件事”清单,到今年底将扩大到50项。

办事像逛商场一样悠闲

人性化、高效率的服务融入细节,在市民中心随处可见。

记者走在宽敞明亮的市民中心大厅,全然不见传统政务窗口排队拥挤的画面,取而代之的是,安静有序的环境,舒适的座椅,清晰明了的窗口设置,还有图书吧、餐厅、无障碍通道、立体背景音乐,这让前来办事的市民,悠闲得像逛商场一般。

点开智慧株洲便民服务自助终端,市民可轻松获知办理事项所需的材料,查到自己办理事项的进程,也可以办理一些简单的行政审批事项。80%的事务靠一张身份证即可完成。

市政务中心窗口管理科科长谢可进告诉记者,1181项不动产登记、商事登记、住房公积金、公安税务等与企业、群众相关的行政审批业务,都包含在“最多跑一次”服务范围内,占总事项的95.3%,所有市本级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应进必进,实现中心之外无审批。

据统计,将深度融合信息数据支撑、流程优化再造、事项关联并办、人员科学组合,实现“前台综合受理、后台分类审批、统一窗口出件”的集成服务新模式后,1至5月,市民中心已经受理超过50万件业务。

“最多跑一次”向“最好不要跑”升级

上月,共有41位美的·蓝溪谷业主拿到了不动产权证书,他们也是我市今年首批享受新建楼盘“交房即可交证”服务的市民。

我市专门出台《“交房即交证”实施办法》,明确“取消一批”“后置一批”“承诺一批”,将流程中能够精简的18份申报资料中的7份取消,将耗时最长、与购房者无直接责任关系的事项后置,将以前需要一两年时间才能拿证的状况,改进为一周到一个月即可完成。

“自我革命一个是刀口向内的持续过程,复杂的、需要适应的是我们的事,方便快捷则应是老百姓的事,所以要做就要做到最好。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委副书记、副局长胡灿告诉记者,通过“高位推动”统筹,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正在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,持续向纵深推进。

胡灿透露,下阶段,我市将围绕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市域全覆盖,结合全国统一事项目录,全面梳理办事流程,实现“一窗受理、四端协同”(PC、移动、自助、窗口),完成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市、县(市区)、乡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四级联动建设。9月,计划接入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,上线一款市县两级审批服务事项可办率达到70%以上的政务APP,努力实现“让数据多跑路、群众少跑腿、最好不跑路”目标。

The End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

上一篇 下一篇

相关阅读